高压锅炉管内部缺陷怎样控制
通过对高压锅炉管倍尺数跟踪发现,钢管报伤集中在管端第一、二倍尺(距管端25m内),与毛管头部氧化硼砂积累密切相关,高压锅炉管缺陷在毛管前部轧制区域出现的比率较高。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穿孔毛管存在端部除氧化效果不良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2)连轧工作机架轧制时内表面存在划道缺陷,需要从孔型、润滑改进入手加以解决。 (3)张减机总减径率较高,对荒管中存在的原始缺陷不能在轧制中完全消除。 为减少并控制缺陷,应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1)顶头生产30支不等出伤必换,消除因顶头产生的内折。 (2)生产高压锅炉管使用无伤芯棒,消除芯棒产生的缺陷。 (3)生产前对穿孔导距和辊距进行测量,确保椭圆度系数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4)张减机减壁率提高到10~15%(原为5~8%)。 (5)终轧温度控制在860℃以上,提高再加热炉5~8段温度(1020+/-10)℃,张减高压水根据外表面除鳞情况控制在8~18MPa,提高张减机出口速度至5.5m/s以上。 (6)选用磷酸盐代替硫化钠作为硼砂的主要添加剂是由于磷酸盐与氧化铁皮反应形成熔融物,减少轧件在连轧轧制时其内表面辊缝处聚集物,减少内结疤和划道产生的几率。
|